新京报讯(记者 陈琳)近日,京津冀市场管理部门联合发布7项区域计量技术规范,涵盖大气污染防治、水质监测、民生计量等重点领域。其中,《光离子化在线监测仪挥发性有机物校准规范》作为全国首个全国在线监测仪器校准标准,将有效解决行业长期“无标准可依赖”的困境,标志着京津冀计量协作从“硬件连接”迈向“标准融合”的新阶段。挥发性有机物(VOC)是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其监测设备长期以来缺乏统一的校准方法,难以保证数据准确性。第一个 VOC 监测仪校准规范引入了“水分 i“干扰”指标,将设备示值误差控制在±5%FS以内,重复性降低至2%,填补了国内该领域性能评价标准的空白。新规范不仅统一了基本技术要求和校准方法,也为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提供了稳定可信的数据支撑。在水环境管理方面,首次实现了《全自动智能水质分析仪校准规范》新规定明确了分光光度法和容量法等多技术仪器的示值误差不得超过±5%,容量法仪器的示值误差不得超过±3%,重复性不得超过3%。解决了以往厂家之间难以监测数值的问题,为地表水管理和污染防治决策提供了统一可靠的测量保障。涉及千家万户的燃气表校准也收到了重要更新。 《燃气表检定装置检定规范》首创了“模块化通用检定”模式。通过padiscovery集成系统,在同一平台上完成示值误差、压力损失和密封性三个主要参数,从源头保证数值准确,促进仪表校准工作标准化,保障民生公平和安全。自2017年启动计量标准共建机制以来,京津冀共发布共建计量标准43项,实现413项技术规范互通共享。通过“存量”机制“共享、增量共建”,三地建立了年度立项、季度评审、统一评估、影响评价的全流程合作体系,率先形成了跨区域计量合作的“京津冀样本”。刘梦洁编辑、杨莉校对新京报讯(记者陈琳)近日,京津冀市场管理部门联合发布7项区域计量技术规范,涵盖大气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