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记者 王静熙)近日,北京市城管委发布了《“十五五”期间北京市城市照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十五五”期间,北京将构建“一核、两轴、四环、多点”的夜景空间结构,利用夜景强化北京特有的“十字轴+环线+棋盘路”特色,形成独特的北京城市轮廓和格局肌理。 《规划》的创新举措,紧密衔接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落实“首都风格、古都风格、时代风格”的建设要求,力图展现出将夜晚奢华的庄严氛围与雍容影响融为一体的夜间光影格局。城市照明设施致力于库存清查、充分利用相结合的改造更新机制旧材适当更新,分步实施,体现资源集约型、可持续发展理念。此外,诠释“灯光+”模式赋能文旅消费和夜间经济发展,推动光影艺术与城市功能深度融合,让城市灯光发展向市民可识别、可触及的方向转变。高品质的城市照明让城市生活更美好、更便捷、更高品质。具体来说,北京将打造“一核、两轴、四环、多点”的通用城市夜景结构,再现“昼夜”各有亮点、相得益彰的首都城市风貌。从卫星遥感和航空摄影的角度,利用夜景强化北京独特的“十字轴+环形+棋盘路”特征,形成独特的辨识度。北京城市格局与肌理格局.其中,“一核”是指首都功能核心区; “两轴”是指中轴线及其延伸、长安街及其延伸; “四环”是指第二、三、四、五环; “多点”是指中心城以外的平原新城和生态保护区。例如,在“十五五”规划中,北京市将组织对天安门广场地区的景观照明进行全面实物清理,立即更换使用超过15年的景观照明设施。在保证树木安全的基础上,在东西两侧的树木上增挂树灯,确保灯安装牢固,电缆规范隐蔽,防水、防漏电等安全防护到位。需要增加远处的照明建筑物,消除黑暗的视觉区域,呈现出天安门广场地区庄严、有序、平静、令人印象深刻的形象。有序推动实施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城台、观景平台、金水桥等老光源改造升级等照明节能增建。重点提高重点建筑夜间能见度,打造雄伟和谐的首都夜景界面。 “十五五”期间,传统中轴线特别是钟鼓楼—永定门段将完善15处文物古迹照明,并结合重大活动设置主题照明,打造遗产艺术活化的数字化灯光。此外,什刹海地区、永定河文化带(两园一河)、长城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灞河二期的夜间环境也将得到改善。其中,什刹海片区夜景将在现有景观照明的基础上,对暗区进行照明补光,完善后海、西海的照明,在夜景中形成一幅“海韵风情、灯笼荷舫”的夜景画卷,享受并丰富游客游览体验。 《规划》指出,到2030年,北京节能改造基本完成;城市照明将节省电力1.62亿千瓦时,减排碳12.75万吨;新建、改建和拓宽道路的功率密度值(LPD)达标率为100%;原道路达标率不低于90%;景观照明传统光源替代率100%;加强景观照明色彩控制,严格按照本规划色彩要求进行设计方案审查和工程验收;智能灯光控制卡尔萨达的比率达到80%以上;节能产品使用率达到90%以上;综合亮灯率达到98%以上;绿色电力使用率提高。编辑范怡静 校对刘宝庆新京报讯(记者 王静熙)近日,北京市管委会发布《北京市城市发展“十五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