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得到货主指示的情况之下,13个总价值将近60亿元的铜精矿,竟被第三方运走。
第一财经独家获悉,8月末13家货主在秦皇岛港将近30万吨铜精矿忽然失踪。。
据第一财经调查,有13家企业采购了多批铜精矿,并将其运往秦皇岛港。委托中国秦皇岛外轮代理有限公司秦皇岛威盛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下列简称“QFSA”)或秦皇岛威盛国际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秦皇岛威世国际物流”)负责货物通关、货物仓储、货权保管等相关工作。。这两家货运代理公司有母子公司关系。
上述第三方被指的是一个关键人物——刘瑜。刘宇具体控制的宁波合盛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葫芦岛瑞盛贸易有限公司(下列简称“宁波和盛”)、葫芦港瑞盛商贸有限公司涉嫌参与铜精矿事件。
“据我们了解,8月1日左右,共有13家货代公司通过电话通知货物出现问题。。“涉事贸易商相关负责人张明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货物的事故被发现之后,当事人召开询问会,货代公司就有关情况做了一些说明,承认在未取得货主放货指示的情况之下,无单放货。。”。
据货主介绍,在询问会之上,刘宇声称自己和相关方给货代公司下达了放行令,货代也承认货物是在没有得到各方货主指示的情况之下放行的。。有贸易商表示,刘宇承认自己和秦皇岛物流一起长期无单放货的行为,秦皇岛物流在现场并没有否认。
除了刘宇和两名货代之外,负责港口具体运营的秦刚股份(601326.SH)也对货物失踪负有责任,这也引起了货主的质疑。。
据一些资料显示,该货代公司与秦港股份签订了港口经营合同,并委托庆港股份负责该港口的货物装卸、仓储和仓库管理等工作。。
秦皇岛市对外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中海股份有限公司、秦皇岛港务有限公司均为河北港口集团下属公司。。对于数额极大的铜精矿“失踪”之后,第一财经记者向河北港务集团及其子公司求证,每个公司都接到了相关人士的电话表示,目前还不明确具体情况。。与此同时,第一财经记者也多次联系刘宇及其相关方,其中刘宇与葫芦岛瑞生的电话没有接通,而宁波和盛相关人员表示,他们不了解相关情况。。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目前已有13家公司报警,公安局经过初步调查,认定刘宇涉嫌合同诈骗,并出具了《立案通知书》。
将近30万吨铜精矿失踪。
第一金融从余家货主处了解到,13家货主了解到在秦皇岛港储存的铜精矿,大部分在8月1日左右丢失。。涉及将近30万吨货物。
“8月1日,我公司接到秦皇岛外运通知,在没有发货指示的情况之下,我司铜精矿全部运出堆场。。在我们的浓厚需求之下,秦皇岛对外代理物流发表声明。“一位交易员的相关负责人大李告诉记者。
另外,国安的贸易公司也遇到过相似的情况。他告诉记者,自己公司以前去盘点过,当时货物都在监管之中。。“8月1日,我忽然接到通知,说货不见了。。秦皇岛对外物流提供了一份声明,称货物在没有我们书面说明的情况之下被放行给了第三方,货物也没有存放在堆场。。”。
那么稳定的发货流程是怎样的呢?。根据与秦皇岛对外物流的合同,委托人通过指定联系人Email发出加盖委托人公司专用章的放行通知。货代公司收到之后需要立即退货确认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并查明送货人员的身份,方可为送货人员办理送货手续。
“秦皇岛外物流要每拿出一份加盖其公章的情况,承认自己没有提货单,也就是没有货权订购货物。“秦皇岛港一交易员现场跟进风控人员罗辉说。
据第一财经了解,上述13家公司之中,除1家民营企业之外,其余12家分别来自北京、陕西、安徽、江西、广东、湖南、浙江、山东等省市,涵盖中央、省、市国企。
据多位货主介绍,13家公司“亏损”铜精矿,涉及数量接近30万吨,总价值将近60亿元。
“据我们所知,超过29万吨的货物被转移,”郭说。按近期价格计算,转让铜精矿总价值约为60亿元人民币。
据货主介绍,无单放货事件曝光之后,已有13家托运人向公安报案,并以合同诈骗罪立案,并收到验收。
关键人物刘宇。
低达30万吨的铜精矿,可能不是真的“流失”,而是被第三方转移走了。
多位托运人均表示,上述“失踪”铜精矿是由一位名叫刘宇的男子及其关联方转让的,交付方为葫芦岛瑞升/宁波和鼎盛。。
披露资料显示,宁波和葫芦岛瑞升的经营范围包括金属材料、矿产品、化工原料及制品(不含危险性化学品及监测化学品)、五金机电、建筑材料。此外,宁波合盛还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