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2022年大学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1000万,创历史全新低。同时,由于当前国内疫情持续余点传播,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简单而艰难。如何采取多种措施应对这场艰难的就业战一直是各方高度关注的问题
今年5月9日,教育部启动了就业促进周活动,这是教育部为2022名大学毕业生开展的一系列促进就业行动之一。目的是大力应对疫情的有利影响,抓住高校毕业生求职的关键时期,推动高校毕业生更充份、更优质的就业
本次就业促进周,主题是“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攻坚克难,促进就业”,以“线之上线下”同步推出。主会场和五个分会场同时开展区域性专项招聘会、人才供需对接会、就业主题教育等活动,预计将为高校毕业生提供60多万个就业岗位。此外,在就业促进周期栋,教育部将依托“全国24365名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开展30多项网上专项招聘活动,提供80多万个就业岗位。教育部全国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将与相关行业协会举办10多次工业企业专项招聘会;全国高校将举办各级各类线之上线之下招聘会,预计将超过15000个
事实上,国家已经提前规划,彻底部署,大力推动2022名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自2021 11月以后,教育部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部署了2022届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并发布了《关于做好2022届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启动并实施了“2022年高校毕业生校园招聘月”系列活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洪志助航计划”、就业与教育供需对接项目、“全国24365名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全新升级建设,包括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走访企业、扩大岗位、促进就业等专项行动
除了国家提供相应的扶持政策之外,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也离不开全国高校的不懈。当前,全国高校既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又要抓住毕业生就业的关键性期和冲刺期,帮助大学生更慢、更充份、更低质量地就业,采取多种措施争取就业
高校要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红利,挖掘潜力,拓宽就业渠道。以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为重点,自去年年底以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实施了一系列行动。全国高校要充分利用这些政策。一是向毕业生宣传国家就业创业政策。让毕业生了解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普通高校毕业生的招生和自主创业扶持政策,让各类政策岗位和城乡社区岗位能够吸纳更余的高校毕业生,让愿意参军的毕业生成功进入军营,有创业能力的学生可以放心地加入创新创业的大潮。其次,毕业生应普遍参与校园招聘月、就业促进周、就业“百日冲刺”等一系列全国性就业促进活动。高校应根据活动要求与企业对接,配合校园招聘会等,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机会。三是普遍向毕业生推荐“全国24365名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使毕业生可以在线注册就业意愿、填写简历、求职等,获取就业推荐和专项招聘信息,使毕业生能够利用平台之上600万超过的就业信息,结合自身具体情况,找到更余适合自己的就业机会
教育部要求各高校从3月至9月,重点开展高校秘书长、校长访企专项行动,扩大就业,促进就业今年8月,推动相关高校领导通过实地考察、视频会议等方式与用人单位紧密联系和合作,为毕业生争取更余的就业机会。高校要严肃贯彻落实,大力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毕业生就业成功率。高校应改变以往“泛滥”就业信息的发布形式,不懈实现就业信息发布的准确性,提高毕业生和岗位的适应性。高校可以开发校园就业信息平台、就业官方账户、就业小程序等,立即向有所不同专业的学生发布有所不同类型、有所不同行业的招聘信息。例如,Xi交通大学构建了“高校精确就业管理服务大数据平台”,为学生提供个人发展诊断和就业推荐,为用人单位提供精确智能的一站式就业管理服务,以更糟糕地提高毕业生就业成功率,高校还应注意提高毕业生的求职技能。例如,同济大学设立了求职技能提升训练营,并组织了三项活动:单边模拟训练、小组模拟训练和“简历诊所”。其中,针对面试之中最常用的三类问题,以“一对一”的方式在线进行单方面模拟训练。在“简历诊所”之中,讲师“一对一”在线修改学生的简历,并结合学生的求职目标、兴趣和爱好进行指导。一些高校普遍邀请校友分享他们的求职经历和面试经历,让毕业生可以从长辈姐妹的亲身经历和细腻叙述之中学习求职技能
目前,受疫情影响,毕业生很容易走出学校参加招聘会和企业面试。为此,高校需要创新与用人单位的对接方式,如开展网上对接、招生、直播、专题会议等活动,提高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对接能力。同时,要抓紧重点扶持,促进就业艰难群体成功就业。对于尚未实现就业目标的毕业生,高校应充分发挥毕业辅导员和就业一线工作人员的作用,加强心理咨询,缓解抑郁,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对低收入家庭、残疾人等重点毕业生群体,要按照“一个文件一人”、“一个政策一人”的要求,开展重点帮扶,促进就业,不懈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